在平時的生活中總會聽到別人說「看看他命真好,真有福氣」,那麼什麼是福氣呢?真正的有福氣之人並不是看外在的條件,比如你多有錢或者多少房產,擔任多高的官等等,真正的福氣不是來自物質,而是來自內心的幸福與自在。在佛教看來「有福不用忙,無福跑斷腸」,每個人的福氣都是自己修來的,也是有定數的,如果一味的消耗,等到福報殆盡苦果就會來臨。
那麼怎樣看出一個人是否有福報呢?我們可以通過他的言行舉止來看出來,因為一個人的外在行為是他內心世界的反射,一個人如果性格溫柔,處事平和的話,那麼這樣的人就是有福報之人。反之如果一個人脾氣暴躁,總是心胸狹窄的話,那麼這個人就是沒有福報的,正所謂「有福不用忙,無福跑斷腸」,這四種人最有福報,看看有你嗎?
第一、待人寬厚,與人為善。
做人最大的忌諱就是小心眼和斤斤計較,如果在與朋友的相處中一味的耍心眼,到最後得到的就是朋友的疏遠和隔離,這樣的人看似自己有點「小聰明」,實則人生難以有大成就,也難以在社會上長久立足。正所謂「吃虧是福」,人生想要越來越順,首先就得心胸寬闊一點,要做到小事不計較,大事不含糊,吃點虧無所謂,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。
有句老話說得好「沒有和氣,哪兒來的福氣」,很多人不相信福氣這一說,既然這樣的話為何又有那麼多人去拜佛禮佛呢?大家可以想想彌勒佛的形象是什麼樣的,彌勒佛最大的特點就是他的歡喜大肚。這就是在告誡人們要懂得包容,包容二字說起簡單,真正做起來很難,正是因為包容別人很難,因此包容別人的同時就是在成就自己。
第二、不生嫉妒之心,不傳話。
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交往中,要做到不生嫉妒之心,「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」是人類最應該戒掉的幾大惡習,一個有福報之人是不應該有這五大惡習的。佛曰「一念嗔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,意思就是一旦人起了貪念,所有的障礙都會隨著而來,這樣又何談福報呢?別人過得好我們就要表示祝福,而不是心生妒忌,不傳話的意思就是不要背後說人是非,嚼舌根子,正所謂「禍從口出」,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,他往往是很安靜的。
第三、深信因果,廣結善緣。
因果是什麼呢?因果並不是佛教的名詞,而是宇宙的客觀法則,俗話說得好「有因就有果」,諸法皆空、因果不空,如果一個人心生惡念,那麼最終就會自食惡果。反之如果一個人深信因果、敬畏因果,並且有很好自我約束的能力,廣結善緣,那麼日後肯定會收穫一片福果,就是老百姓口中所稱的「有福氣」。
第四、孝順父母,恭敬父母
孝順父母是中華名族傳統的美德,佛說「孝順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」,也就是說孝順父母是最大的積德,如果一個人不孝父母,背後受別人議論不說,最受傷害的就是在損害自己的福報。俗話說得好「百善孝為先」,一個孝順父母的人,他人生的路會越走越寬闊,越來越有福氣,不孝順父母的人,就算拜再多的佛也是徒勞。以上就是「有福不用忙,無福跑斷腸」,一個人只有做到以上四點才能有福報,在未來不可預知的日子裡帶給你很多意外之喜,願大家都能做個有福氣之人,南無阿彌陀佛。